访问安阳

今年安阳这家博物馆首次过春节

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

visit Anyang logo

Spring Festival Visit to Grassroots

今年博物馆首次庆祝春节

今年的春节对安阳殷墟来说意义非凡–这是安阳殷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后的第一个春节,也是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后的第一个春节。

 

在洹河岸边的博物馆入口处,红色的 “思思如意安阳年 ”主题展板格外醒目。游客排起长队,等待与三千年前的文明 “对话”。

游客在殷虚博物馆观看甲骨文展品。新华社记者郭一革摄

这股热潮早有预兆。2024年2月新馆开馆后,殷虚博物馆全年接待游客超过152万人次。博物馆咖啡馆适时推出甲骨咖啡。服务员跟记者开玩笑:“游客多的时候,我每天忙得不行,胳膊都快跟青铜器似的了。”

这是殷虚博物馆内热销的甲骨文“蛇”字咖啡。新华社供图

“这里的年味是文明滋养出来的!” 专程从天津赶来的李先生感叹道:”我们几乎每个假期都会带孩子来博物馆。趁着孙子放寒假,我们带他来这里,不仅感受了年味,还了解了历史,学习了中华文明。”

 

春节期间,殷墟博物馆以甲骨文中的 “蛇 ”字为亮点,策划了 “众里寻‘它’–商代蛇文化展”、“汇聚辉煌–2025乙巳新年渭风甲骨书画艺术展 ”等专题展览,让观众通过展览和书法艺术了解 “蛇 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含义。

这是2024年5月1日。游客排队进入河南安阳殷虚博物馆新馆。新华社

“殷墟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李文静告诉记者:”从除夕到大年初七,殷墟博物馆的日均参观人数为1.2万人次,其中不乏一家人结伴出行的游客。

 

为了增强公众的参与体验,殷墟博物馆特别策划了 “吉祥安阳年 ”社会教育活动。其中,“大邑上里有个‘它’”研学课程和 “蛇王争霸赛 ”深受孩子们的喜爱。通过游戏,让孩子们认识甲骨文 “蛇”,感受汉字的魅力,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。

儿童参加殷旭博物馆“安阳吉祥年”社会教育活动。新华社

“通过参观博物馆,我了解了自己的家乡,越参观越自豪!” 来自安阳本地的游客翟女士是和家人一起来参观的。她告诉记者,殷墟博物馆是她今年寒假带孩子参观的第一个博物馆,之后她还打算继续在当地参观博物馆。

 

从甲骨文游戏到 “商代年夜饭”,再到青铜器纹饰手工体验,这些丰富的新年活动不仅拉近了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,也增加了游客对商代文化的兴趣和了解。正如一位游客所说:“以前带着孩子匆匆忙忙参观博物馆很容易,今天孩子们主动提出‘商朝人是怎么过年的’、‘甲骨文中我的名字怎么写’等问题”。这种从 “看 ”到 “问 ”再到 “做 ”的转变,正是文化传承最生动的体现。

游客在博物馆参加新年游戏活动。新华社记者 郭艺格 摄

“甲骨文和青铜器是商代文明中最重要、最具特色的元素之一。将它们与春节习俗相结合,不仅可以创新文化遗产,还可以将博物馆资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,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博物馆,爱上博物馆,爱上传统文化。”殷墟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赵庆荣说。

 

甲骨文上镌刻的 “蛇 ”字蜿蜒盘旋,青铜器讲述着三千年前商朝的故事。夜色中的殷墟,大红灯笼映照着古老的夯土城墙,三千年前文明的心跳与这个时代的新节拍同频共振。

扫描二维码立即注册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安 阳 , 一 生 必 去
的 城 市